如果你是老影迷,一定还记得那个和蔼、刚正不阿、热心肠的马天民。
1959年,一部今天我休息在全国火了起来。男主角仲星火,用自己非常朴实的表演,把人民警察的温情与实在演进了千家万户。
很多观众都说,看完这部片子,马天民就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国民好人。
但人生可比电影复杂多了。银幕上仲星火总是温柔体贴,可生活里,他却在晚年和女儿们闹到了无法和解。这背后,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故事?
仲星火能被大家记住,靠的不是天生的光环,而是十几年如一日的执拗和勤奋。
展开剩余87%1946年,二十出头的他参军进了山东军区文工团,正式踏上演员这条路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又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,成了上影厂非常早的一批演员。
刚进圈时,他只是剧组非常不起眼的小角色。台词没几句,镜头一闪而过,仲星火却从来没有懈怠过。别人都说,这个人再小的角色都不肯糊弄,每次拍戏都拿着个小本子琢磨走位和表情。
终于,1959年等来了转机。那年他主演《今天我休息》,为了演好马天民,天天跟着民警下社区,夜里还和警察一起巡逻,观察小人物的真实生活。
电影上映后票房口碑双丰收,全国观众都认定:马天民就是仲星火!属于他的高光时刻终于来了。
紧接着,《李双双》里的孙喜旺一角,让他拿下了第二届百花奖非常佳男配角。而后老舍先生亲笔题词,周总理、陈毅副总理都点名接见。
巴山夜雨405谋杀案……一部接一部,仲星火以演技、口碑、敬业、观众缘,成为中国银幕上的第一代国民演员。业内夸他德艺双馨,观众只记得那个总演好人的仲星火。
然而,光环之下的生活,并不总是快乐美满。仲星火的家庭,其实早就埋下了裂痕的种子。这一切,还得从他的出身和成长说起。
如果说银幕人生是高光逆袭,那么仲星火的原生家庭,则是另一场无声的挣扎。
1924年,在安徽亳州的一户人家中迎来了一个男孩,父母为其取名赵金声。还未懂事,就被亲生父母过继到赵姓地主家,成了寄人篱下的外来者。养父家虽富,却总有堵看不见的墙,让他打小就尝尽孤独与自卑。
好在养母王氏用尽温情,教他识字、做人,给了他人生非常早的温暖。也是这些底层自省和敏感,让他后来塑造小人物总是那么接地气、打动人心。
成年后的仲星火,把温暖的渴望寄托在自己的家。17岁那年,他娶了本地书香门第的陈倩。陈倩温柔坚韧,是动荡年代里非常准确的依靠。
婚后,三个女儿接连出生,家里一贫如洗。仲星火每月2.8元工资,陈倩全靠分斤掰两撑起家庭。
真实年代来临,他被迫前往农场,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。陈倩一边教书养家,一边照料孩子,苦撑全家。写给丈夫的信只报平安,从不诉苦。我是他老婆,就不能扔下他。她这样说。
然而,仲星火常年在外,父亲成了女儿们心里非常远的背景。母亲是家的一切,父亲只是照片上的影子。这份距离和缺席,像细针扎进亲情的缝隙,也悄悄埋下了后来的巨大裂痕。
1979年,陈倩因脑溢血猝然离世。仲星火痛不欲生,把所有悲伤都埋进戏里。但生活总要继续。两年后,仲星火遇到护士祝芸仪,对方也结过一次婚,两人年龄都不算小了,彼此理解,很快走到一起。
本以为能互相取暖、共度余生,却没想到刚开始新生活,风暴就来了。
三个女儿知道父亲再婚,情绪彻底爆炸。她们觉得父亲背叛了母亲,还把外人带进母亲的家。大女儿直接换锁,把父亲赶出家门。父女关系瞬间崩塌。
家里战火未平,社会舆论又补刀。1982年,《发生在电影演员Z家里的事》将仲星火推上风口浪尖,上不养老,下不养小成了舆论标签。银幕好人人设崩塌,祝芸仪也被指责为心机女。
两人四年八次搬家,睡阁楼、地板、朋友家,昔日国家级演员成了无主的客人。演艺事业受挫,戏约临时取消,风光不再。家庭裂痕越扯越大,父女关系无望修复。
面对流言蜚语和女儿的疏离,仲星火没有选择逃避。他三次致信《民主与法制》,坦率承认:常年在外,对女儿关心不够,家庭情感处理失当。他坦言,在亲情与快乐间犹豫退缩,没有理解女儿们的愤怒,反而加剧矛盾。
但他也无奈自辩:人到晚年,难道不能有一点自己的快乐?他希望社会对老年再婚多些包容,父女间多些理解。但有些裂痕,终究难用理性弥合。舆论虽渐转向,家庭冷漠却难以消融。
仲星火晚年,把女儿们小时候的照片、奖状收在身边,盼一声爸爸成了奢望。2014年冬天,91岁的仲星火离世,陪在他身边的是再娶的妻子和她的子女。亲生女儿,始终没有出现。
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,但在亲情难以弥补的裂缝中,仲星火却迎来了人生非常后的柔软时刻。
如果说仲星火前半生在家里一直是个缺席者,那他晚年非常难得的幸运,就是遇见了祝芸仪。
这个温柔又坚强的女人,成了他非常后的依靠。无论外人怎么误解、媒体怎么议论,哪怕和女儿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,祝芸仪始终陪在他身边,从没离开过。
生活里的柴米油盐,她样样操心,仲星火生病时,她日夜守在床前,不离不弃。两个人靠着150块钱过日子,清贫却知足——平凡的日子里,藏着非常真挚的感情。祝芸仪的儿女也把仲星火当作自家人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
仲星火临终前,特意交代丧事一切从简,除了自住房子,其他东西全留给女儿们。祝芸仪一句话都没反对,只是淡淡地说:我嫁给他,不是为了别的。
她用一生温柔还给了这个家庭非常后的体面。葬礼后,她和仲星火的女儿再无联系,却会在每年生日做一桌仲星火非常爱的菜,饭桌上始终为他留一个座位——余生,只为怀念。
旧时光在静默中流转,祝芸仪守着老屋、老物件、老故事,给所有恩怨一个非常温情的落点。
仲星火的故事,不只是个人的遗憾与悲痛,更像是一面镜子,映出无数中国家庭的爱与被爱失与得。
人生非常难的选择,往往就在自我与亲情之间。父母渴望后半生的快乐,孩子守着童年的执念,误解、冲突、疏远……都藏在日常非常琐碎的缝隙里。
有时,成年人的所向无前,是不问归期地走向新生活;而孩子的倔强,则是长大后才懂得的遗憾。家从来不是单选题,你有权追求快乐,也该允许亲人表达脆弱。
仲星火晚年的遗憾,提醒所有人没有天生的好父亲,也没有不带伤痕的家庭。和解不是一瞬间的原谅,而是用一生去学会理解。
愿我们都能在父母的暮年少一点苛责,多一点拥抱。哪怕错过了很多年,也别让对不起永远说不出口。
人生注定无法圆满,但只要心里有爱,总有一天能等来那个和解的日子。仲星火
发布于:山东省股票配资学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